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06-27
    6月24日至27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首展------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正式开幕。 2021年5月,我校英语学院受天津海展会议展览有限公司委托,承接了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网站新闻英文翻译任务。接到翻译任务后,英语学院高度重视,立即组建以汪淳波教授带头、周薇副教授和郑思明副教授全面组织协调的优秀师生翻译团队。团队成员紧密配合,认真对待,反复修改,高质量完成了网站内容的英文翻译。学院翻译系师生以过硬的素质、深厚的功底赢得了一致好评,对外展示了天外英语翻译团队的亮丽风采。 6月22日起,英语学院派出百人志愿服务团队,参与到首展保障工作中,负责证件管理、现场宣传推广、环境保障、餐饮服务等岗位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此次承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官方网站翻译任务及展馆志愿服务工作,是近年来英语学院始终把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天津故事,服务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天津国际化作为使命和担当的体现。英语学院翻译团队及志愿服务团队将以精湛的专业能力,为助力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成为具有持续领先能力的国际一流会展综合体贡献力量。 (文/通
  • 2021-06-24
    为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各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引领示范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6月22日,我校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座谈会暨2021年6月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殷奇、副校长余江,校督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本科教学单位书记、院长、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校级课程思政专项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成员代表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席娜主持。殷奇充分肯定了我校课程思政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实现每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他从认识和方法层面,要求每个专业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以身作则,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余江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学校一项十分重要的育人工程,在前期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发布的《乐鱼手机站入口课程思政元素指南》(第一册)和《乐鱼手机站入口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第一册)充分体现了我校课程思政建设全覆
  • 2021-06-24
    6月23日,应里斯本大学校长安东尼奥·塞拉的邀请,新任中国驻葡萄牙大使赵本堂到访里斯本大学,双方就加强里斯本大学与中国高校的合作进行会谈,对推动孔子学院进一步发展达成共识。赵本堂表示,葡萄牙是中国在欧洲最友好的国家之一。中葡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两国都有值得自豪的辉煌文明。近年来,中葡之间在经贸、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发展迅速,人文交流不断扩大。作为葡萄牙的著名高校,里斯本大学与中国高校开展了多个高水平的合作项目,对促进中葡教育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会越来越开放,希望里斯本大学抓住机遇,继续扩大与中国高校的合作,推动包括孔子学院在内的合作项目达到更高的水平。安东尼奥·塞拉向赵本堂介绍了里斯本大学的历史和发展规模。目前,里斯本大学共有18个学院,近5万名学生,多个学科和专业都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值得骄傲的是,里斯本大学拥有众多的知名校友,如联合国秘书长、葡萄牙总统、总理等政要。里斯本大学非常重视与中国高校开展交流合作,特别是与乐鱼手机站入口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成为里斯本大学国际合作项目中的典范。塞拉表示将继续支持孔子学院特色发展,使之成
  • 2021-06-24
    《东亚社会合作》姜龙范【作者简介】姜龙范,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市特聘教授(2016),研究方向为朝鲜半岛及中、朝、韩、日等国家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成果简介】《东亚社会合作:以中日韩三国的发展为例》,ISBN号:9787520175624,页数25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该书系“乐鱼手机站入口国别和区域研究丛书”推出的第二部著作。【内容提要】《东亚社会合作:以中日韩三国的发展为例》是一部对当前中日韩三国的社会、经济、文化进行综合比较的研究性论文集,其主要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中日韩三国进行比较,促进三国在社会和文化领域的交流互鉴,加强三国的经济融通与联系,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努力。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社会治理层面出发,围绕中日韩三国共同存在的,如老龄化、社会保障、道德教育、校园欺凌等社会问题,并通过日韩两国比较,为中国提供启示和借鉴;第二部分是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出发,围绕三国的文化旅游、智慧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工作方式改革、垃圾分类等方面提出合作方案;第三部分围绕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日韩贸易
  • 2021-06-24
    为持续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6月23日上午,我校召开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6月份会商通报会。副校长余江出席,招生就业处、研工部、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余江转达了校领导对各部门、各学院在上一阶段工作中取得成效的一致肯定,结合近期统计数据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传达了市教育两委相关文件精神。他强调,下一阶段工作不能松劲,要持续发力,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帮扶推动工作;要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加大“一对一”精准推送岗位的力度,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服务;要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进展,及时更新录入信息,确保就业数据准确真实有效,以高度的责任感迎接教育部和市教育两委的就业核查。会上,招生就业处、研工部分别汇报了2021届本科、研究生毕业生就业阶段性进展情况。日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就各自在就业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做了分享交流。
  • 2021-06-24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励广大干部教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6月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红运教授作了题为“百年前先进知识分子何以选了中国共产党------从电视剧《觉醒年代》谈起”专题辅导讲座。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基层党支部书记参会。讲座围绕当前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和多种历史文献资料,讨论百年前先进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着重阐述了他们对“救中国”与“谋幸福”追寻的理论自觉,从改良走向革命寻求中国社会“根本之改造”的道路自觉,将“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的组织自觉,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行动自觉,进而论证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正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保持青春活力的根源所在。参会人员纷纷表示,讲座内容深入浅出、形式新颖、条理清晰,通过截取电视剧片段和引用大量的史料说明了百年前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从回望历史进程中做到学史明理,从感受历史成就中做到学史增信,从传承红色基因中做到学史崇德,从汲取历史智慧中做到学史力行。广大党员干部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凝心聚力,助力学校“十四五”规划首年开好
  • 2021-06-23
    书籍封面郭尔雅【译者简介】郭尔雅,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比较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日比较文学。【成果简介】译著名称:《日本近代文学史》ISBN: 9787100185141原作者:[日] 伊藤整译著页数:344页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0年9月【内容提要】伊藤整(1905~1969)作为日本文学创作、文学翻译、文学评论和文学史研究四个领域的大家,其所著《日本近代文学史》是一部极具概括力和理论性,并蕴含鲜明文学史观的文学史著作,记录评述了从明治维新到该书出版的1958年之间近百年的日本文学发展史及日本作家群像。本书共分十六章,前九章属于明治时代的日本文学史,这一部分对明治时期著名文人之间的交际着墨较多,显然是受到了伊藤整当时正在创作连载的《日本文坛史》的影响。第十章到第十六章属于大正昭和及战后初期的日本文学史。在这一部分,伊藤整对当时出现的小说、诗歌、戏曲等都做了充分的述评,且不再像对明治时期那样只涉及少数文豪的创作与交际,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这一时期有所创作的诸多作家,包括那些不为一般读者所知,但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仍然很重要的作家作品,这在文学史类
  • 2021-06-23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21日给北京大学的留学生们回信,鼓励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把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你们主动了解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历史,这对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将来十分有益。习近平指出,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你们提到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积极援助其他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共产党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习近平表示,中国有句俗语:百闻不如一见。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你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总书记的回信在我校师生,尤其是留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乐鱼手机站入口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辅导员赵伯杨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情真意切、催人奋进,给我校全体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鼓舞。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是对高等教育以及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最新指示。作为留学生辅导员,我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全方位多角度地向留学生讲述好中国故事,推介更多具有中国
  • 2021-06-23
    马慧兰捐献造血干细胞现场 学校领导与马慧兰及其家人亲切交谈 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向马慧兰颁发乐鱼手机站入口优秀大学生证书 合影留念 6月21日上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血细胞分离室,我校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的马慧兰同学为一名3岁的血液病患儿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天津市第273例、学校第14例、国际关系学院第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9年刚入学不久,马慧兰在学院宣传栏上看到雷晨薇、杨惠、许伟皎、黄泽佳几位学长学姐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深受感染,希望自己也可以为他人做点什么。当学生处、校红十字会组织在校造血干细胞采样时,她郑重地报了名,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今年5月,经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天津管理中心初筛,她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得知自己配型成功的消息,马慧兰立即表示同意捐献。正值期末考试来临之际,此时捐献意味着她所有考试都将推迟。听说病人情况紧急,马慧兰没有丝毫犹豫地说:“考试可以推迟,生命不能等待。”学院第一时间为她沟通协调缓考事宜,让她安心捐献及休养。6月17日,在学院辅导员的陪同下,马慧兰入住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开始为捐献做准备。这一天正是我校202
  • 2021-06-23
    6月18日,我校高级翻译学院教工党支部与市外办外综服中心(国研中心)党支部结对共建仪式举行,双方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并交换结对证书。支部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并为高级翻译学院新发展的学生党员佩戴党徽,颁发“政治生日”贺卡和成长手册。双方围绕“语言服务在天津市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高质量推动外事翻译人才库建设”开展专题座谈。仪式上,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二级巡视员曹汉军对我校高级翻译学院多年来发挥语言行业、专业和人才优势,为天津外事工作做出的贡献给与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在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际,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恰逢其时,是实现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的良好契机,对于通过深化联动进一步实现共建、共享、共赢,意义重大。希望双方以此次党建共建为纽带,开展党建工作交流,共享党建工作信息,努力形成互带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格局,以高、深、广三方面深挖联璧点,在天津外事智库建设、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等新领域实现新突破。高级翻译学院党委书记韩芳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发挥多语种优势,助力天津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与外办的深度合作情况。她表示,要以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