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转发关于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5年度重大项目招标公告的通知

来源:科研处 发布时间:2025-08-26 阅读量:10


各单位、各部门:

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5年度重大项目招标公告》、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的要求和我校关于做好此项工作的精神,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通知详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网站通知公告

http://www.nopss.gov.cn/n1/2025/0822/c431029-40548207.html

二、招标工作总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示范引导作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创新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推动史学研究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

三、招标数量和资助额度

本批重大项目共发布35个招标选题方向,涵盖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3个学科领域。每个招标选题方向原则上确立1项中标课题,资助额度为每项60-80万元。如获中标,将在立项两年后进行中期检查评估,对研究进展顺利、阶段性成果丰硕且后续研究中存在较大经费缺口的项目择优予以滚动资助。

四、投标课题要求

1. 投标人须按《招标公告》发布的项目选题方向(附件1)投标,可立足自身研究基础,围绕选题方向选择不同视角自拟题目申报。本次投标须按照新修订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5年度重大项目投标书》附件2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填写申报材料,填报此前版本无效。《投标书》要突出课题论证设计部分,重点介绍总体研究框架和预期目标,课题研究思路、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简要介绍研究综述、子课题负责人情况等内容,课题设计论证和研究计划合计不超过4万字。

2. 投标课题要突出研究重点,体现有限目标,课题设计不宜过于宽泛,避免大而全,子项目数量一般不超过5个;大型文献典籍整理、丛书编纂、数据库建设等规模较大的项目,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子项目数量。每个子课题只能确定一名负责人。

3. 投标人须提交3篇与申报选题研究领域相关的代表性成果(论文或专著),作为评审立项的重要参考。

4. 投标人要熟知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前沿动态,除必要的学术史梳理或综述外,应着重阐明本课题设计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5. 投标人要树立鲜明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框架设计、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体现投标者创新的学术思想、独到的学术见解和可能取得的突破。投标跨学科研究选题要侧重学科交叉(在《投标书》中注明直接相关学科)和协同创新,注重采取多学科研究方法和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发挥重大项目在科研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

6. 项目完成时间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一般应在35年完成,少数研究任务艰巨、规模较大、周期较长的课题可分期完成。

7. 预期研究成果的规模和数量应科学合理,确保质量和学术水准,多出精品力作;最终成果为大型文献典籍整理、多卷本专著、系列丛书等形式的,应注意编纂体例的科学性和统一性;最终成果为学术专题数据库的,要坚持公益共享原则,结项验收时须实现线上开放使用功能。

五、具体安排

(一)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重大招标项目实行网络申报和评审,投标人在网上申报的同时仍需提供纸质版材料。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项目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管理以该系统为准。

(二)网络申报系统于915日至929日开放,在此期间投标人可登陆“国家社科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https://xm.npopss-cn.gov.cn),以实名信息提交注册申请,经审核通过后由系统创建账号并发送短信和邮件通知,之后即可登录系统(已有平台账号者无需再次注册)。

(三)请投标人于2025925日前按规定要求提交2份《投标书》和1份承诺书(附件3),经学校审核后上报,逾期系统自动关闭,无法受理申报。材料电子版发至信箱(keyanchu9281@tjfsu.edu.cn)。



附件1-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5年度重大项目选题方向.docx

附件2-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2025年重大项目投标书.docx

附件3-科研项目申报承诺书.doc

科研处

2025825